跳到主要内容

进阶10:OCL音频功率放大器

OCL音频功率放大器

目标

1.了解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2.掌握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静态调整,以及输出功率、效率的测量

3.观察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波形,了解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仪器仪表

仪器元器件工具
梅林雀或 ADALM2000- 1Ω电阻(1/4W)×2- 面包板
- 8.2kΩ电阻(1/4 W)×1- 导线
- 470Ω电阻(1/4W)×1
- 510kΩ电阻(1/4W)×2
- 1kΩ电阻(1/4 W)×1
- 2kΩ电阻(1/4 W)×2
- 20kΩ电阻(1/4 W)×2
- 200kΩ电阻(1/4 W)×1
- 10μF电容(1/4 W)×1
- 100μF电容(1/4 W)×2
- 1N4148二极管×2
- SS8050×3
- SS8550×1
- LM741集成运放×1

仿真工具

Circuit JS

理论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带自举电路的OCL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图中集成运放构成互补输出级的前置放大级,为使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压稳定,电路中通过电阻20kΩ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下,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Av=1+201=21A_{v} = 1 + \frac{20}{1} = 21
alt text

图1:实验电路

图中的二极管和510Ω电阻用于克服输出级的交越失真,调整该电阻可使输出级处于甲乙类工作状态;晶体管构成准互补输出级,实现了以较小的基极电流控制大的输出电流。另外,图中100μF电容称为自举电容,和470Ω电阻共同组成自举电路。

在理想情况下,输出功率、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Pom12VCC2RLP_{\mathrm{om}}\approx\frac{1}{2}\frac{V_{\mathrm{CC}}^{2}}{R_{\mathrm{L}}}
PV2VCC2πRL=4πPomP_{\mathrm{V}}\approx\frac{2V_{\mathrm{CC}}^{2}}{\pi R_{\mathrm{L}}}=\frac{4}{\pi}P_{\mathrm{om}}
η=PomPV=π4=78.5%\eta=\frac{P_{\mathrm{om}}}{P_{\mathrm{V}}}=\frac{\pi}{4}=78.5\%

如果考虑到管压降等因素,实际上,晶体管一般都没有工作在“满功率”状态,所以,输出功率和效率都将减小,最高效率大约在60%左右。

Circuit JS仿真

静态:

图2:静态参考电路

动态:

图3:动态参考电路

实验

1.按照图1,在面包板上插接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并对电路进行检测。

alt text
图4:实物电路

2.输出负载扬声器用8.2Ω,2W假负载电阻替代。

3.调整直流工作状态

(1)先将150Ω电阻(200Ω可调电阻)调至最小,接通供电电压±12V,监测互补电路上输出管的集电极电流,此时该电流应该很小。然后,调整可调电阻,使该集电极电流在3mA左右。此时假负载的端电压应该为零。

(2)观察波形

调节信号源为频率1k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的波形,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端的波形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此时为“满功率”状态。

(3)测量输出功率

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用示波器测假负载RL两端电压

VRL=________(V)

则输出功率  PO=(VRL)2^2/RL=_________(W)

同时,用万用表直流档测出此时输出三极管集电极平均电流,算出直流功耗和效率。

(4)测半功率带宽

以1kHz为中频,改变频率,测出半功率点的fL和fH,画出功率频率特性曲线。

(5)观察自举现象

将自举电容拿掉,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的波形,适当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端的波形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用示波器测RL两端电压

VRL=__________ (V )

则输出功率 

PO=(VRL)2^2/RL=_________(W)

并与(3)的结果比较。

练习

现输入信号为峰值20mV,频率1kHz的正弦波,设计一个前置放大器,使图1功率放大器能够满功率输出,要求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00kΩ。

图5:前置放大器仿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