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7 AC波形的RMS电压

交流波形或交流(AC)波形与交流电流相关,是一种周期性波形,其值在正负之间交替变化。正弦波或正弦波形是最常用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用于表示交流波形。

在直流电(DC)中,电压和电流的值通常随时间保持稳定。很容易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即电路中任何部分存在多少电压或电流。

在交流电(AC)中,与直流电不同,它们不能通过一个单一的大小来描述,因为交流波形的振幅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

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交流波形的大小。其中一些方法包括:

  • 瞬时值
  • 峰值
  • 峰-峰值
  • 平均值
  • 均方根(RMS)值

在前面的部分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交流波形的平均电压值和瞬时值。在这里,我们将描述关于交流波形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交流波形的均方根(RMS)电压。

交流波形的均方根(RMS)电压

RMS 代表“均方根”值。RMS 电压被定义为“波形中所有瞬时电压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找到 RMS 值:将输入值平方,然后计算平均值。

这给出了平均功率。为了计算电压,取之前获得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因此,它被称为均方根电压。

RMS 值用于获得交流电的直流等效值,即当将这些值应用于电阻时,会散发相同热量的直流值。最大值为 1.4 安培的交流电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 1 安培的直流电相同。

因此,RMS 值有时也被称为等效值或直流等效值。交流电的电压或电流的 RMS 测量是关联交流和直流量的最佳方式。

RMS 值也被称为“有效值”,这是交流信号产生的功率与直流值(电流或电压)相同的等效值。

通常,市电电压实际上是 RMS 值。例如,在印度,供电电压在 220-240 伏之间。这实际上是交流电的 RMS 值,相当于产生与 220-240 伏直流电相同功率的值。

alt text

RMS 仅用于指代交流波形,即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形,如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或其他复杂波形,其中大小随时间变化。RMS 不适用于直流电路,因为其大小随时间恒定。

寻找 RMS 电压的过程与寻找平均电压值的过程非常相似。有两种方法可以找到波形的 RMS 电压。它们是:图解法和解析法。

交流波形的 RMS 电压图解法

在该方法中,我们将使用交流波形的中点或瞬时电压值来找到 RMS 电压值。

RMS 值的清晰推导涉及以下多个步骤:

alt text

步骤 1

在每个交流波形中,我们有许多瞬时电压,瞬时电压的数量取决于时间间隔。例如,如果波形被分成 nn 个中点,那么在时间 t=2t = 2 的瞬间,交流波形的瞬时电压为 V2V_2

同样,在时间 t=nt = n 的瞬间,瞬时电压为 VanV_{an} 等等。因此,我们首先找到周期性波形每个瞬间的瞬时电压值,如 V1,V2,V3V_1, V_2, V_3VnV_n

为了找到波形的 RMS 电压,我们需要找到交流波形每个电压值的平方值。这给出了 RMS 的“平方”部分。

V12+V22+V32+V42+V_1^2 + V_2^2 + V_3^2 + V_4^2 + \ldots

步骤 2

找到电压值平方和的平均值或均值。我们将平方和除以中点的数量。这给出了 RMS 的“均值”部分。

通过平均交流波形的所有电压值,我们将得到 RMS 电压的最准确值。通常,在所有数学近似中,我们建立平均值以排除错误值,并确定计算的最精确值。

如果我们有 nn 个瞬间的 VnV_n 个电压值,平均值按以下方式计算。

该值的平方根给出了交流波形的 RMS 值。计算 RMS 电压值的公式如下所示。

alt text
alt text

其中 nn 是瞬间的数量,

V1,V2,V3,V4,V_1, V_2, V_3, V_4, \ldots 是波形的瞬时电压值。

示例

如果我们有一个最大振幅为 20 伏特的交流波形,让我们找到它的 RMS 电压。

我们将波形分成 10 个中点值,如下所示。

alt text

因此,20V 峰值的交流波形的 RMS 电压为 14.15 伏特。

图解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用于找到包括复杂波形在内的所有类型波形的 RMS 值。

解析法

另一种用于寻找周期性交流波形的 RMS 电压(或电流)的方法是解析法或数学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正弦波形。

在该方法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交流波形曲线下的面积来计算 RMS 电压。当处理纯正弦波形时,这种方法比图解法更容易。

具有时间周期 TT 的周期性正弦波信号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V(t)=Vmcos(ωt)V(t) = V_m \cos(\omega t)

其中 ω=2πT\omega = \frac{2\pi}{T}

RMS 电压可以计算为:

VRMS=1T0TVm2cos2(ωt)dtV_{\text{RMS}} = \sqrt{\frac{1}{T} \int_0^T V_m^2 \cos^2(\omega t) \, dt}

对于波形的一个完整周期或周期,积分的上下限为 0 到 360360^\circ。因此,通过从下限到上限进行积分,我们得到:

alt text

通过将复杂方程除以 ω=2πT\omega = \frac{2\pi}{T},可以进一步简化该方程。然后,RMS 电压的简化方程为:

VRMS=Vm2=Vm×0.707V_{\text{RMS}} = \frac{V_m}{\sqrt{2}} = V_m \times 0.707

RMS 电压方程

RMS 电压是通过使用波形的其他电压值(如峰值电压、峰-峰值电压和平均电压)来计算的。

以峰值电压为例:

交流波形的 RMS 电压是峰值电压的 0.707 倍或 12\frac{1}{\sqrt{2}} 倍。可以通过将峰值电压除以 2\sqrt{2}(约为 0.707)来计算 RMS 值。

VRMS=VPEAK×12=VPEAK×0.707V_{\text{RMS}} = V_{\text{PEAK}} \times \frac{1}{\sqrt{2}} = V_{\text{PEAK}} \times 0.707

以峰-峰值电压为例:

可以通过将峰-峰值电压乘以 122\frac{1}{2\sqrt{2}} 或 0.35355 来计算 RMS 电压值。峰-峰值电压表示为 VPPV_{P-P}

VRMS=VPP×122=VPP×0.353V_{\text{RMS}} = V_{P-P} \times \frac{1}{2\sqrt{2}} = V_{P-P} \times 0.353

以平均电压为例:

交流波形的 RMS 电压是平均电压值的 1.1107 倍。

VRMS=VAVG×π22=VAVG×1.1107V_{\text{RMS}} = V_{\text{AVG}} \times \frac{\pi}{2\sqrt{2}} = V_{\text{AVG}} \times 1.1107

RMS 值的重要性

在交流电中,电流的大小以 RMS 值的形式表示。

通常,我们说家庭供电电压约为 220 伏交流电。这实际上意味着家庭供电的 RMS 电压为 220 伏。

RMS 值给出了交流波形的直流等效值。

所有测量设备,如安培表和伏特表,仅测量 RMS 值。在一些昂贵的伏特表中,首先计算峰值电压,然后乘以 0.707,以最准确地得到 RMS 电压值。

RMS 值用于找到交流波形的波峰因数和波形因数,这些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表征交流波形(如正弦波形)幅值的三个重要参数是均方根值(RMS)、峰值和平均值。这三个参数相互关联。

除了这三个基本量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比例关系是基于这三个基本测量值定义的,它们是波形因数(Form Factor)和峰值因数(Crest Factor)。

波形因数(Form Factor)

“波形因数是交流波形的均方根电压值与其平均电压值的比值。”
波形因数用 KfK_f 表示。

波形因数=均方根电压平均电压\text{波形因数} = \frac{\text{均方根电压}}{\text{平均电压}}

Kf=VRMSVAVGK_f = \frac{V_{\text{RMS}}}{V_{\text{AVG}}}

根据正弦交流波形的平均电压值与均方根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波形因数为:

Kf=0.707VMAX0.637VMAX=1.11K_f = \frac{0.707 V_{\text{MAX}}}{0.637 V_{\text{MAX}}} = 1.11

峰值因数(Crest Factor)

“峰值因数是峰值电压与均方根电压的比值。”我们也将其称为“峰值因数”或“振幅因数”。

峰值因数用 KPK_P 表示。

峰值因数=峰值电压均方根电压\text{峰值因数} = \frac{\text{峰值电压}}{\text{均方根电压}}
KP=VPEAK(或 VMAXVRMSK_P = \frac{V_{\text{PEAK}} \text{(或 } V_{\text{MAX}} \text{)}}{V_{\text{RMS}}}

根据峰值与均方根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峰值因数为:

KP=VMAX0.707VMAX=1.414K_P = \frac{V_{\text{MAX}}}{0.707 V_{\text{MAX}}} = 1.414

总结

  • 以某一轴为参考周期性交替变化的波形称为“交流波形”或“交变波形”。
  • 均方根电压(RMS)是指“瞬时电压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均方根值是表示时变波形的标准方式,因为它给出了直流等效值。
  • 测量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标准方法是表示其均方根值。
  • 计算波形的均方根电压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图解法和解析法。
  • 图解法计算均方根电压的公式为:
alt text
  • 解析法计算均方根电压的公式为:

    VRMS=1T0TVm2cos2(ωt)dtV_{\text{RMS}} = \sqrt{\frac{1}{T} \int_{0}^{T} V_m^2 \cos^2(\omega t) \, dt}

  • 均方根电压与其他电压值的关系式为:

    VRMS=Vpeak×12V_{\text{RMS}} = V_{\text{peak}} \times \frac{1}{\sqrt{2}}

VRMS=Vpeak-to-peak×122V_{\text{RMS}} = V_{\text{peak-to-peak}} \times \frac{1}{2\sqrt{2}}
VRMS=Vavg×π22V_{\text{RMS}} = V_{\text{avg}} \times \frac{\pi}{2\sqrt{2}}
  • 我们可以测量交流波形的峰值因数和波形因数,其中峰值因数是峰值与均方根值的比值,波形因数是均方根值与平均值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