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显示屏模块
- 首先在原理图里找到连接OLED显示屏的引脚并设置一下相应的引脚功能,根据图1.5元器件特性测试仪的原理图和图1.6中STM32G031原理图,找到OLED显示屏所连接的芯片对应的引脚为PB0、PB1。


配置PB0、PB1引脚功能为GPIO_Output,点击引脚处进行选择引脚功能,PB0和PB1配置方法相同。

此时为了方便后续修改代码和查看,我们可以选择修改一下引脚的名称。这里说两种修改引脚名称的方法。
一:是可以通过右击引脚分别修改PB0、PB1的引脚名称,这里用第一种方法来修改PB0(PB1亦可以)。

修改PB0引脚名称为OLED_SDA。

二:可以通过点开System Core->GPIO

用第二种方法来将PB1的名称修改为OLED_SCL。

下图可以表明引脚名称已经修改完成,如下图所示,点击左上角保存按钮(下图中还对界面所表示的含义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下图为点击保存后页面,将在图中进行注释说明。

- 代码编写 在编写代码之前需要在程序里添加三个头文件,分别是oled.h、oledfont.h、oled.c(这三个文件为开源可在eetreeGitHub查找下载,下载链接为:
其中oled.h、oledfont.h添加进Core->Inc中,oled.c添加进Core->Src中(直接将在GitHub上下载好的文件分别复制到Core文件夹的Inc文件夹和Src文件夹),添加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添加完这三个工程文件后就可以主程序中开始编写代码,此例程的目的是点亮屏幕,首先在主程序中(main.c)添加oled.h头文件(#include ”oled.h”)(注意要将此行代码放在user code begin和end之间,保证编译完代码不会被刷掉)。

在int main(void)里面添加代码,写完如图几行代码后屏幕的初始化就完成了,后面可以添加代码让屏幕上显示自己想要的字符或者图像。

关于如何找到自己想要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的函数,我们可以打开oled.c,通过文件大纲可以快速的找到想要使用的功能。

接下来就用一个例子来介绍一下这个过程,我们通过在屏幕上画点来填充整个屏幕,在下图中我们可以学习这个函数如何来使用,然后把想实现的效果放进主函数里。

在main.c函数中添加下图中的几行代码,屏幕将会全部被圆点填充。

添加完成后,点击保存后进行编译。编译完成后,在Debug文件夹里会生成一个.elf文件。

接下来打开下载好的STM32CubeProgrammer来进行程序烧录。
(1)首先将G031_Kit连接USB至电脑,打开自己电脑的设备管理器,若连接成功则出现对应的COM口。

(2)打开STM32CubeProgrammer软件,将在STM32CubeIDE生成的.elf文件拖至STM32CubeProgrammer页面中(或者可以先把STM32CubeIDE生成的.elf文件下载到本地电脑中,之后在STM32CubeProgrammer页面中通过点击“Open file”将.elf文件选择进来)。

选择UART模式,选择板卡对应的COM口,再点击Connect进行连接。

注意:如果板卡已经烧录过程序,则上电之后按板卡上的RST键后显示屏就会有显示。此时点击STM32CubeProgrammer上的Connect键不能连接成功,还会报错,如下图所 示。如遇到这种情况,按住板卡上的BOOT键重新连接USB接口进行上电,即可重新烧录程序。

右上角显示“Connected”代表板卡已经正常上电,点击“Download”进行烧录。

文件下载完成。

按一下板卡上的RST键,显示屏将会全部显示小圆点。
